English
行业新闻
荐书| 碧海扬帆——太平洋、印度洋观测与科考随笔
访问数量:437发布时间:2022-07-13
1.jpg

       在出海中,有许多次我站在甲板上的船舷旁,望着四周那碧蓝无垠的大海出神。那时,在内心中常常会思忖:当我们窥测海洋中奥秘的同时,在这静谧而神秘的海面之下,是否同样也有无数的目光在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作者 张经

 这是一本什么书?


      普通人很难亲自经历大洋科考的过程。翻开书页,很快就沉浸在作者的文字里,他边讲故事边讲知识,文字节奏收放自如,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娓娓道来;带着读者乘坐“金星”号一起在东经130°断面经历台风前后夹击,高度紧张、但又必须沉着冷静地固定实验仪器;

2.jpg

一起经历回收潜标时,没有出现期望中潜标上浮至海面,那不断尝试、等待、焦虑而漫长的几个小时;

3.jpg

一起看到学生们惊叹随仪器下沉至深海的泡沫咖啡杯被压缩成一个小球;

4.jpg

一起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和沉积物,却在海浪的摇动中“七荤八素”。

6.jpg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科普书,在作者不显山不露水的幽默描述中,那些高精尖端的科考设备、深思熟虑的实验方案、看似遥不可及的海上生活和海洋学知识,拉近在我们眼前。

7.jpg

8.jpg

      洋流怎样环游世界?从鱼到微生物,究竟是谁猎食了谁?海水里看不见的化学元素,为生物地球化学系统提供了什么支持?陆地与海洋的连接处,不同的地貌和地质条件造成了哪些差异?这是一场很难有机会亲身经历的挑战之旅,台风、补给、设备安全、船员的健康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一次科考任务的顺利完成,要如何面对?

      作者精心构思、专心撰写、逻辑严谨,把海洋中的学科综合和学科交叉讲得明明白白。那些本以为枯燥深奥的内容,平时想了解但接触不到的知识,在作者生动有趣的笔触下,展示出磅礴的生命力;不光拓展了读者的见闻,也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




张经 教授,现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化学海洋学与生物地球化学方向的研究。当前工作聚焦于痕量元素及其同位素在海洋中的分布格局,天然水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循环与物理、生物、地质过程之间的关联等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IOC/SCOR-GEOHAB、IGBP/SCOR-IMBER科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中任职,领导了针对“近海缺氧问题”的SCOR-128工作组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西太平洋珊瑚礁的影响”的IOC/WESTPAC研究计划。同时,承担了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工作,是Deep-Sea Research Part II: Topical Studies in Oceanography的主编之一。

9.png

       人类探究神秘海洋世界最主要的途径是海洋科考,可以说海洋科考船就是一所最好的海洋大学。这本书鲜活地展示了中国海洋科考事业从筚路蓝缕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这一值得纪念的历程。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陈建芳研究员

 编辑部为什么要出这本书?


      海洋联通着世界,也是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的摇篮。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

      在这样的环境下,海洋科普书承担着传播真知识,让科学家的工作被大众了解,使海洋知识在各个社会圈层的流通更加通畅的重要使命。《碧海扬帆》这本书以作者亲自在海洋科考船上从事太平洋、印度洋科学考察为主线,讲述海洋上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运行的机理,以及大洋科考船上丰富的工作和生活两条脉络。乘坐我国第一艘正规建制的海洋科考船——“金星”号,从一次大洋任务中忙碌的人员分配开始,作者带着我们穿越历史。他结合海洋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气象规律在海洋中的运行,最前沿的实验设备,和有趣的观测过程。

      因此,本书不仅对海洋领域研究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籍,也可供从事海洋工作的管理人员、非专业人士和高中生阅读参考。


 编辑眼中的作者

      2012年,我们搭乘“润江2”号科考船从舟山出海采样,张经老师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队。记忆最深的是台风搅动涌浪将船几乎180度地左右摇晃起来的48小时里,张经老师一直和学生们一起在一线采集样品。我们是每3个小时一个观测站,学生们会轮班起来作业,但是张老师几乎没怎么休息。船上每一个人都知道张老师有非常严重的晕船症状,所以开船前他拿着自己的晕船药问每一个遇到的人,需不需要;但是在船上遇到棘手的工作问题时,他却永远是精力充沛、奋战在第一线,关注全局的同时,也关注每一个细节。我听说,后来是船长跟张老师提出,再在台风下继续作业,船要撑不下去了,张老师才同意进港口避风。

     当我在对这本书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我还是那个要交作业的学生一样,生怕自己有失误不能将这本书的精彩完整地展现给读者;同时,阅读过程一步一步解开了我内心无数次对张老师那么严格的不理解;我也惊讶于张老师深厚的海洋学造诣的背后,那对海洋的一往情深,和如此热切的对发展我国海洋科考和海洋科研事业的期盼。

     我明白我认识到的这本书,认识到的张老师,肯定不是完全的样子。一百个人的眼中,有一百本《碧海扬帆》,期待着这本书能带着你一起远航。



本文转自:公众号-海洋学报中文版

原文链接:荐书| 碧海扬帆——太平洋、印度洋观测与科考随笔